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新闻资讯详情

柞蚕的历史

柞蚕的历史22/12/26
      养蚕自古便是农家重要产业,劝课农桑也是古时地方官员主要职责之一。但与南方养桑蚕不同,山东一度以柞蚕闻名于世。柞蚕又称山蚕,人工养殖不知始于何时。明清时柞蚕丝绸已风行全国,20世纪曾一度成为世界性产业。

  五莲县由原莒县、诸城、日照的山区组成,与胶州湾相邻,雨量充沛,空气湿润,土壤以棕壤为主,不滞水,山多柞,宜放蚕,发展柞蚕生产可谓得天独厚,原莒县、诸城、日照三地柞蚕主产区大部分位于其中。据说远在宋代,当地农民就有利用农闲放养柞蚕、捻丝织绸的风俗。明万历《诸城县志》卷七《土产·货币类》,首列“山茧绸”;清康熙《诸城县志》记述南部的土产山绸是“衣被南北,为一方之货”;清乾隆年间李文藻纂《诸城县志·方物考》云“其利最久且大者,曰山蚕”。柞蚕业已成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。



明末清初,技术成熟
  顺治八年,时任礼部太常寺少卿孙廷铨在他的《南征纪略·山蚕说》里记载了当时诸城人放蚕的场景:“蚕月抚种出蚁,蠕蠕然,即散置槲树上。……听其眠食。食尽即枝枝相换,树树相移。皆人力为之 。 弥 山 遍 谷 , 一 望 蚕丛。……野人饲蚕,必架庐林下,手把长竿,逐树按行,为之查阴阳,御鸟鼠。其稔也,与家蚕相后先。然其穰者春夏及秋,岁凡三熟也。”康熙年间诸城王沛恂所著《匡山集》中有《纪山蚕》一文,记载当时诸城南部山区山蚕放养情况颇详,“人食其力,习为业,其勤苦殆有倍于力田者。初春买蛾,下子出蚕。蚕形如蚁,采柞枝之嫩叶,初放不及麦大者,置蚕其上,捆枝成把,植浅水中,不溢不枯,方不为蚕患。看守不问昏晓,谓之养蛾。保护如法,蚕长指许,纳筐笸中,肩负上山,计树置蚕。场大者安放三四十千,次则 二 十 余 千 或 十 余 千 不等。……防御疏,则饱无厌之腹。以故昼则持竿张网,夜则执火鸣金。号呼喊叫之声,殷殷盈山谷。极其力,以与异类争”。
  在长期实践中,五莲人掌握了柞树生长规律,创造了墩柞和桩柞两种剪定型式,促使柞树生长旺盛,俗称“查桲椤”。在柞树集中的山场清除杂树,用闸山沟和垒坝墙的方式保持水土,培植专供放蚕的桲椤场,即现在通称的柞岚。至今五莲许多山沟里,还保留着一百多年前闸的山沟和垒的坝墙。
  此时当地还没有缫丝技术,乾隆《诸城县志·方物考》云“或疑山茧之丝捻而多纇……不知山茧亦能缫丝,但今县人不能缫而”。当时是将茧煮熟去蛹,茧皮挤成团,晾干后用捻线砣或纺车捻丝成线。孙廷铨《山蚕说》里记述了用砣子捻丝的方法:“缫之不用缫车,尺五之竿,削其端为两角,冒茧其口,重以十数,抽其绪而引之。”织出来的绸,俗呼山绸,“织成山紬,虽不如椿紬之贵,而衣被南北,为一方之货”。当地较富裕的蚕农嫁女时多会陪嫁一条山绸被子和一件山绸袄,以显富足。
  地方官员也非常注意加强对柞蚕生产的保护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年)分巡青州海防道陈为祥,就禁止地方豪强串通官府吏役私行向蚕场派捐索税一事,写了《禁蚕场流弊详文》,受到巡抚部院的重视,表彰陈为祥“足见留心地方”,勒石以记。
  随着当地人到外地为官,柞蚕放养技术也向外传播。最早将之传向省外的是刘墉的祖父刘棨。据李元度《国朝先正事略·刘弢子方伯事略》,康熙三十七年,刘棨任陕西宁羌知州,“见山多槲树,宜蚕,乃募里中善蚕者,载茧种数万至,教民蚕。茧成,复教之织,州人利之,名曰‘刘公绸’”。